-------记新纽顿三园联合教研活动
做幸福的教师是目标,幸福地做教师是践行,做教师的幸福是成功。 职业幸福,这四个字或许是每一位职业人士所向往、所追求的,特别是处于幼教行业的我们,能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幼教职业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常常会导致幸福感下降,此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可以通过怎样的有效路径去寻找幸福呢?
在2015年12月25日圣诞节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在新纽顿会心幼儿园的小剧场里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活动。新纽顿玲珑湾幼儿园汪洁园长联合玲珑湾、会心及上郡三家园所的教师代表面向全区展示了一场温暖心灵的园本教研活动——在幼儿教育生活中寻找幸福的有效路径。虽然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业务研讨活动,但基于民办园所教师的实际情况,研讨以真实为原则,以触及心灵,萌发情感为目的。
在活动开展前一个月,汪园长就以问卷的形式就当前幸福感、职业压力感受、职业压力来源,人际关系,职业价值等向集团内所有教师间进行了职业幸福的调查,通过102张调查问卷显示,集团内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比较幸福以上的为70.58%,也有29.42%的教师职业压力较大,幸福感比较缺失,这些压力也是来自家长、社会、特殊儿童、家庭等各个方面。在活动现场,汪园长首先让参加教研的教师现场为自己当下的幸福指数标星,并相互分享幸福的来源及降低幸福感的原因,在场的每位老师都很积极发言,勇于表达出自己的心声。然后,针对几位老师前面描述的导致当前职业幸福感下降的具体案例,老师们自由分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分享。此后,汪园长抛出了如何运用思维导图,以三家园所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的描绘出在幼儿教育生活中提升自身幸福感的有效路径。三家园所的老师们群策群力,精心构思,形象描绘,各抒己见,从自身能力提升、增强身心及身体健康、合理有效安排工作与生活及增强园所文化等几大方面进行总结及分享。紧接着,汪园长跟大家分享了哈佛大学用来诠释幸福定义的15张图,用感恩、朋友、同情心、学习、解决问题、做事、当下、原谅、谢谢、深交、承诺、乐观、无条件的爱、爱自己和给予这15个简单易懂的词语,让我们在追求职业幸福感的道路上互勉。教研活动在教师们愉快的歌声中结束,最后,园区教育局的陈建华老师为此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不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也指出了专业成长是走向职业幸福的根本路径。
相信通过这次园本教研活动,本园参加教研的教师、及区里各园所来观摩的教师们都受益非浅,同时,也真心希望所有在幼教行业的同仁们能永远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能感受到做教师的幸福。
活动现场汪园长在分享自己对幸福感的理解

老师们在以小组的形式各抒己见热烈讨论

陈建华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