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学校开展区域游戏活动以来,我一直对区域游戏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虽然之前有过几位老师的培训,但对区域游戏的理解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会觉得一头雾水。这其中不乏有我自身的原因,因为不了解,所以下意识的抗拒,也会给自己找很多借口,不想去思考具体的做法。而今天的培训却一下打破了我的抗拒意识,因为培训的形式给了我一次耳目一新的体验。
今天的区域培训的重点在于介绍区域游戏材料制作的6个特征。不同于以往的各种培训,今天的活动杨老师把理论用发散思维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的方式来表达,非常的生动有趣,全程我的思绪都在跟着杨老师的话在跳跃,不停的在思考在检讨,受益良多。
我结合班级区域游戏开展的实际情况,对这6个特征进行了对对比,发现自己没有在废物利用,创造性和一物多用这些方面下功夫。例如今天杨老师拿出来的泡沫板,滚筒,泡泡袋,包装盒,不齐全的拼图等都是我们非常常见的材料,而平时的我却没有把搜集材料放在心上,只有到了要做游戏材料时才发现自己什么原材料都没有,然后就会去抱怨没有东西可做,其实哪是没有东西可做,只是自己平时不留心罢了,临时抱佛脚哪里有用。再例如,今天在杨老师的要求下,我想出了5种利用滚筒创作游戏材料的方法,而想想今天之前,我也搜集了许多滚筒材料,而唯一让孩子做的就是画画和涂色。那之前的我为什么就想不到呢?归根结底,不动脑,不动手,就无任何创造性可言。而在一物多用方面,我更是浪费了许多材料的价值。例如今天在杨老师讲解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可以把自粘纸拿出来给小朋友做剪纸和颜色配对,还可以把滚筒卷上泡泡袋给孩子印花,还可以借用滴管来完成三原色颜色变化和印画,可以用叠叠乐来做多米诺,可以用纸牌来配对和数的分与合……我的脑袋里突然蹦出了许多之前没有出现的想法,我觉得很激动,同时也为之前不愿动手动脑而懈怠的自己感到羞愧。所以今天的培训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至少在培训的这一刻,我清晰的感受到了思维发散的乐趣,也非常感谢杨老师做的分享,没有这些分享,之后的我可能还在闭门造车。
我觉得这种以分享,思维发散,自由讨论,实际操作的形式非常的有用,这样的形式让我看到了无限潜力的自己,也发现了自己之前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区域游戏开展中,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少抱怨,多动脑,少废话,多实干,这样才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多有实际价值的游戏环境。
杨园长和老师们进行体验式区域培训:

老师们在挑选废旧材料,为即兴制作做准备:

老师们在进行即兴区域活动材料制作:
